西安蓝海豚特殊教育

省残联精准康复系统
“你好”工作平台
市儿康项目管理
中残联项目管理
Blue Dolphin Special Education
【转载】孤独症儿童不要轻易上普校

孤独症孩子的上学、就业,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。要不要晚一年上学?上不上普校?找不找影子老师?未来能不能工作?听听贾美香医生给出的建议吧!是否进入学校要看孩子的程度,首先看他的认知功能、智力发展的水平,还有交往的问题。


1、建议高功能的孩子晚一年入学,家长帮助他打好基础。


对于高功能的孤独症,也就是智力发展得比较好、认知功能比较不错的孩子,建议孩子回归到主流,在正常孩子的环境里学习。

但因为他的心理发育比较慢,最好是晚一年上学,这样他的心理年龄跟同龄孩子基本上是同步的,跟人交流起来就不会很困难。孩子到正常孩子的环境里也会存在一些问题,家长要跟老师沟通交流,请老师尽可能多给他一些机会。


家长还可以给孩子结对子,有一些孩子宽容、大气,不会斤斤计较,那就尽量让他多交朋友,同龄的孩子也可以帮到他。

海淀的一所学校曾经收了五六个孤独症孩子,有一个家长做得非常不错,她是一名医生,她的孩子认知功能、智力发育得比较好,但沟通上确实有一定的困难。家长每天带孩子第一个到教室,把全班同学的卫生都搞完;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,她都会发言,说自己的孩子在交往上有些困难,希望得到更多孩子的支持和帮助。在开始好几年,这个孩子都是跟着妈妈第一个到学校,后来就不用妈妈了,他会自己第一个到学校开门,把全班的卫生都搞得干干净净,还帮助老师做很多准备工作。我觉得是家长的行动感染着孩子,也帮到了孩子。结果这个班级对孩子非常接纳,他在班里生活得也很快乐,特别顺利地跟着同龄孩子一起上了初中,高中到国外学习,后来还上了大学。

一开始打下好的基础,确实是靠家长的努力,但有些家长藏着掖着,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有问题。

其实早一天面对,我们孩子就可以早一天得到更多孩子的包容和理解,同时老师也会给到这个孩子很多机会。


2、不建议能力比较差的孩子“随班就读”,可以到特校学技能。


现在教委提出来一个口号叫“随班就读”,如果孩子程度比较重,就是说智力发展比较落后,我不建议孩子随班就读。

随班就读实际上叫“随班混读”,好多孩子学不着东西,自尊心还会受到很大的伤害。因为孩子成绩不好,有的老师的包容理解程度不够强,孩子的发展空间就很窄,与其这样,不如到特教学校里面去。

在特教学校,对于一些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孩子,不应该有家长或影子老师陪同。家长应该早给孩子做准备的,锻炼孩子的社交技能,劳动技能,包括生活技能,在这些基础上学一点点文化课。

对于一些程度比较重的孩子,学习不是他的主项,一开始就要启动生活自理的培养,再学习一些简单的技能劳动,类似于流水线,为未来自食其力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。


3、孩子能够独立自主,是每个家庭的终极目标。


大家不要觉得孩子上学就一定学习数理化,家长要做到因地制宜,因材施教,让孩子未来能够自食其力。

每一个家长都不可能陪伴孩子到永远,如果不出特殊情况,孩子总会是走在家长的后面,孩子能够独立,家长才能安心。如果很多问题早期没有系统地去解决,就像现在有很多大龄的孩子,学业上能上高中,但最后找不到工作,只能又回归家庭。很多孩子本来是能够在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的,但现在他做不到,就是因为他存在很多的问题,比如行为规范很差,经常做恶作剧等等,别人没有办法接纳,结果就是孩子能力很强,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。

等到孩子二次回归家庭的时候,家长会觉得他完全自我封闭了,再想把他从家里带出来就很困难了。

有的家长现在舍不得孩子过集体生活,觉得孩子不能离开家长,在自己有生之年要看着这个孩子,这对自己对孩子不一定是最好的。我一直在讲,家长一定要解放自己,孩子是去学技能了,他有地儿去了,你也有自己的生活了,你的身体变好了,陪伴孩子时间才能更长,否则家长被孩子折磨得身心疲惫。有些家长一路走来,最后自己得了晚期疾病,这时候才想到给孩子找一个地方,妥善地解决他的生存问题。

但如果孩子的好多毛病都没有克服,在家里边滋生了很多问题,只有吃喝的时候他才能安静,否则他就会有情绪行为问题,未来怎么可能独自生活?

孩子为什么把家长折磨到生病?就是因为家长不但身体疲惫,更多的是心理疲惫,身体每况愈下,最后陪伴的孩子时间是有限的,所以我们积极地倡导家长要解脱自己。

有个孤独症已经53岁了,他妈妈在临去世的一个月来找我,希望我来安置这个孩子。

如果我们早期没有做大龄孤独症的机构,我没有地方去安置他,他只能回归家庭,如果父母都不在了,谁来保证他的生活质量?

现在他在我们的成人机构里生活得很快乐,每次问他你喜欢这儿吗?他都觉得喜欢,因为他在这儿能从事简单的技能劳动,他可以挣到一点点钱,他可以自己消费。

这个孩子生活得很好,虽然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我们这个集体会包容他,大家也会接纳和理解他。


出处: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康复